柿樹生理落果的因素
柿樹因管理不當,在花謝后1個月就會大量落果,盛花后約20天左右為落果高峰期,然后在8月間又有一次少量落果。柿樹落果的原因比較復雜,大概有如下幾個因素:1.營養不良,養分失調,落果期間新梢繼續生長,養分為新梢生長所消耗。2.光照不足,蔭蔽或陰雨過多而降低同化作用,使一部分在營養不利部位的果未能得到充分的養分而脫落。3.水分不足,過分干燥,影響正常生理機能的進行而導致落果。4.授粉不良,子房自行萎縮。
防止柿樹生理落果的對策 1.加強肥培,維持樹體健壯生長,增強葉的同化能力,從而調節枝條內部養分的分配,緩和生長和結果之間爭奪養分的矛盾。2.保證有充足的光照條件,在雨季及時排除積水,旱季及時灌水,保持樹勢生長旺盛,果實發育良好。3.適當混栽授粉品種,多養蜜蜂,使授粉受精順利進行。4.采用人工輔助授粉,能有效地防止生理落果。柿樹大多數優良品種僅有雌花,盡管混栽有雄花的品種,但畢竟只是少數。為確保柿樹結果良好,落果少,人工輔助授粉是不可忽視的一環。但因地區氣候的不同,柿花的開放有先后,人工授粉也應分3次~4次進行,授粉才能可靠。5.對生長旺盛的年輕樹進行環狀剝皮,可促進花芽分化,提早結果。而對已達盛果年齡的成年樹,則能減少生理落果,提早果實成熟期。環狀剝皮適期一般在柿樹開花一半時進行,過遲或剝皮幅度過大,則傷口難愈合,會導致樹勢過于衰弱,甚至全枝或全株枯死。剝皮寬度以1.5厘米為限,深度以達形成層為度。剝皮可在當年收益,但用此法必須謹慎,要因樹制宜,可在主干及主枝基部應用,也可在結果枝基部或結果母枝中應用,但不宜每年進行,否則易使樹勢更趨衰弱,以致縮短壽命。6.幼果期噴施50PPM的赤霉素或用0.5%的尿素作根外追肥,對減少落果也有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