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生物學特性選育與栽培
觀測了檸條、毛條、花棒、山竹子、羊柴、黑沙蒿、沙木蓼、檉柳等灌木樹種的特性。8種灌木能抗寒、耐高溫,主根與側根豐富,具有極強的抗旱性。枝葉含有豐富的粗脂肪、粗蛋白質、多種營養元素和l9種氨基酸。同時對其生物量以及生物量與立地類型、栽培密度、林齡、平茬等間的關系作了分析,研究了它們的變化規律。研究地位于東經106。42一107。45,北緯37。47一38。40,為寧夏鹽池縣北部毛烏素沙地西南邊緣。干旱少雨,風多沙大,光熱資源豐富。年均氣溫7.7"0,1月份平均氣溫8.9~C,7月份平均氣溫22.3~C,年溫差31.2~C,≥l0~C的積溫2944~C,年日照時數2867.9h,無霜期145d,年降水量250~300mm,且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年變動率大于30%,蒸發潛量是降水量的7.2倍,沙暴日數22d。該地區總面積28.124萬hmz,地貌類型復雜,土質差,有梁地、坡地、灘地、鹽堿地、平地及沙丘地,流動沙地與村莊、草場、農田相互交錯,地帶性土壤為灰鈣土,非地帶性土壤主要是風沙土和鹽堿李牛宇,1961年牛,男,研究員,所長。主要從事沙生植物及沙漠治理方面研究。湖南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