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學名:Lycium chinense)是茄科枸杞屬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培時可達2米多。國內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寶,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春采枸杞葉,
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葉亦稱枸杞頭,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現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 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動脈
粥樣硬化。此外,枸杞還可用園林作綠籬栽植、樹樁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
讀音 gǒu qǐ
落葉灌木果實叫枸杞子可入藥
養生中藥:枸杞
枸杞是名貴的藥材和滋補品,中醫很早就有“枸杞養生”的說法。《本草綱目》記載:“枸杞,補腎生精,養肝……明目安神,令人長壽。”枸杞的產區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
,寧夏的枸杞最為著名,另外甘肅、青海等地的枸杞品質也很高。
枸杞果實為間歇式成熟,生產上一般按果實成熟期將其分為:春果枸杞、夏果枸杞和秋果枸杞。6月至7月初成熟的果實,即老眼枝果實為春果枸杞;7月上旬至8月份來自于當
年春枝的果實稱為夏果;9月至10月成熟的果實為秋果。對于枸杞夏果和秋果的成分含量,前人有過很多研究,但對于春果的成分含量研究較少。
對春果枸杞、夏果枸杞中Fe、Mn、Zn、Se含量的研究表明,春果枸杞中Fe、Mn含量分別比夏果枸杞高73.2%和21.6%,差異極顯著;而Zn含量則呈夏果略高于春果的趨勢;Se含
量在春、夏果中相對穩定。春果枸杞中Fe/Mn、Fe/Zn、Fe/Se的比值大幅度高于夏果。春果枸杞有效成份含量較高,產量少,因此市場售價也高。
女子平時不能吃多,容易造成月經提前到來或者推遲,食欲不振,白帶異常內分泌失調。
分種類別
與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相關的種有: 枸杞葉
黃果枸杞(變種)(Lycium barbarum L. var. auranticarpum K. F. Ching var. nov.)
寧夏枸杞(原變種)(Lycium barbarum L. var. barbarum.)
枸杞(原變種)(Lycium chinense Mill. var. chinense)
北方枸杞(變種)(Lycium chinense Mill. var. potaninii (Pojark.) A. M. Lu)
柱筒枸杞(Lycium cylindricum Kuang)
新疆枸杞(Lycium dasystemum Pojark.)
新疆枸杞(原變種)(Lycium dasystemum Pojark. var. dasystemum)
紅枝枸杞(變種)(Lycium dasystemum Pojark. var. rubricaulium A. M. Lu var. nov.)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
截萼枸杞(Lycium truncatum Y. C. Wang )
云南枸杞(Lycium yunnanense Kuang)
植物枸杞-花、果實、葉(圖1) 藥名:枸杞
漢語拼音:gou qi
英文名:Barbary Wolfberry Fruit, Fruit of Barbary Wolfberry, Fruit of MaTCMLIBimonyvin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cium barbarum L.[L. halimifolia-um Mill]
別名:茍起子、枸杞紅實、甜菜子、西枸杞、狗奶子、紅青椒、枸蹄子、枸杞果、地骨子、枸茄茄、紅耳墜、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津枸杞。
處方名:枸杞、枸杞子、甘杞子、枸杞果、杞果、杞子、西枸杞、北枸杞、甘枸杞、寧枸杞、寧夏枸杞、寧夏杞子等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歸肝經;腎經;肺經。
功能:養肝;滋腎;潤肺。
主治:肝腎虧虛;頭暈目眩;目視不清;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虛勞咳嗽;消渴引飲。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或入丸、散、膏、酒劑。
生態環境:生于溝崖及山坡或灌溉地埂和水渠邊等處。野生和栽培均有。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北、西北等地。其他地區也有栽培。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果實。
采收儲藏:6-11月果實陸續紅熟,要分批采收,迅速將鮮果攤在蘆蔗上,厚不超過3cm,一般以1.5cm為宜,放陰涼處晾至皮皺,然后曝曬至果皮起硬,果肉柔軟時去果柄,再
曬干;曬干時切忌翻動,以免影響質量。遇多雨時宜用烘干法,先用45-50℃烘至七、八成干后,再用55-60℃烘至全干。
炮制:簸凈雜質,摘去殘留的梗和蒂。《綱目》:凡用枸杞,揀凈枝梗,取鮮明者洗凈,酒潤一夜,搗爛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