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盆是指新育成的小苗或地栽月季發芽前由大棵起苗開始用盆栽植。用粗沙或水培的小苗以及地栽裸根苗上盆,宜用素沙壤土栽植一段時間,待根系生長壯實再用加肥培養土并墊上底肥倒大一號盆栽培。用培養土扦插的小苗或地栽帶土坨的小盆,可用普通培養土栽植上盆時,新盆先用水漚透,舊盆洗刷干凈,根據盆子大小分別在盆底墊1厘米至3厘米厚粗沙作排水層。然后比照棵子大小填一部分土。裸根上盆的,盆中心堆成小丘,左手把植株放正扶直,右手填土,隨填土隨向上輕提苗,使根條呈45°下垂。栽好后把土墩實,根叢帶土上盆的也要把根須理順植株栽正。小苗上盆一般不拘時間,培育成活即應及時上盆以防徒長變弱。地栽大棵上盆必須在入冬落葉之后或早春發芽之前的休眠期進行,否則影響正常生長發育,樹勢減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復壯。上盆時用土要求濕潤松散,上盆后暫不澆透水,注意遮蔭避風,這樣不僅可促進斷傷根須迅速愈合,并易復壯旺長。
、诘古 根據植株生長態勢和發展的需要從小盆整坨脫出,栽到大盆中,包括從素土栽植過度到培養土中。倒盆一般不拘時間,如春季上2號盆栽的小苗,生長旺盛的,到7月至8月間又可倒到九號筒盆。植株再大的還可倒到更大一號的花盆栽植,脫盆時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挾往植株莖部,手掌緊貼土面,左手托住盆底翻過盆來。小苗的用手輕捶盆邊,大盆的雙手托盆在硬處輕磕盆沿,即可整坨脫出植株。原盆土事先應找好水,脫盆時不可過干過濕,倒盆用培養土栽植,先把整坨表層土(寶蓋兒)及下部排水層去掉,再把根坨外圍盤繞的須根稍加疏開理順,輕手操作不可散坨,隨即放在盆中,加入20~60克蹄片作基肥,填土墩實倒盆后即可繼續正常養護。
、蹞Q盆盆栽二年已發展成型的各類月季為保持植株生長旺盛,株姿勻稱,每年落葉之后發芽之前結合修剪,更換盆土,加施底肥。換盆一般仍用原規格的花盆,不再加大號碼。冬季入土窖中封閉保存的,整坨脫盆后鎪根,先把根坨表層蓋及底部排水層去掉,再把根坨外圍盤繞過密的須根剪掉,注意檢查剔除朽根及根瘤,保留護根土不可散坨,總的取消的舊盆土不超過1/2,然后入冷窖假植,來春用新土盆栽。冬季放在冷室或薄膜陽畦內的,即可換新土栽入原盆,操作要點與倒盆相同。換盆后澆一次透水,即可入冷室或陽畦養護。
水肥 盆栽月季生長期應適時澆水找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高溫干燥時節宜向葉面及周圍環境噴水保持枝清新,寒冷時節宜向葉面及周圍環境噴水保持枝清新,寒冷時節控水,但也不能盆土干透。施肥應根據不同品種的喜肥習性和生長發育各個階段的需要,以及氣溫、光照和長勢強弱,適時適量施用基肥或追肥。
修剪技巧
及時剪除月季殘花才能使其集中養分,保持植株強壯及開花不衰。如不及時去掉殘花,緊靠殘花下的幾個腋芽往往會萌發,形成弱枝。這些小枝既消耗養分又破壞株形,即使能開花,也大多是畸形或較差的小花。另外,除了要采收種子的花,絕不能讓殘花結子。
第一批花開后,中等枝條應中截,枝條上保留3~4個芽;弱枝重截,留芽1~2個;強枝輕剪,留芽5個,適當抑制生長。第二次修剪要輕,只在殘花下第二片葉的上面下剪,保留第二片葉的腋芽,這是一個在生長和發育上都具有最佳優勢的芽,并處于全株的優勢地位,剪除此芽會影響下次花期、花朵質量以及植物的長勢。
立秋后花后修剪(第三批花)采用中截,每個枝條留3~4個芽。為照顧株形平衡,也可退至上批開花的枝條上下剪。要剪除重疊枝、交叉枝、過密枝、徒長枝等,以利通風透光和株形勻稱。
同時,月季的花后修剪還應結合控制花期進行。國慶節應用的月季,可于花前45天修剪,中截留芽3~4個,以后每枝上抽發2個小枝。剪后加強肥水,注意防澇和白粉病,9月下旬花朵陸續開放。
另外,通過修剪可使聚花月季提前或推后花期。對此類月季采取輕剪能保留較多成熟的枝條,使植株提前兩周開花;重剪能使植株發出秋天開花的壯枝,使秋花延后兩周。因此可從整體考慮,對植株采用不同的修剪,提早或延長花期。
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真菌感染:
黑斑。褐饕趾θ~片、葉柄和嫩梢,葉片初發病時,正面出現紫褐色至褐色小點,擴大后多為圓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蓢娛┒嗑`、甲基托布津、達可寧等藥物。
白粉。呵趾δ廴~,兩面出現白色粉狀物,早期病狀不明顯,白粉層出現3~5天后,葉片呈水漬狀,漸失綠變黃,嚴重傷在時則造成葉片脫落。發病期噴施多菌靈、三唑酮即可,但以國光英納效果最佳。
葉枯。憾鄶等~尖或葉緣侵入,初為黃色小點,以后迅速向內擴展為不規則形大斑,嚴重受害的全葉枯達2/3,病部褪綠黃化,褐色干枯脫落。防治以上病害除加強肥水管理外,冬天應剪掉病枝病葉,清除地下落葉,減少初侵來源,發病時應采取綜合防治,并噴灑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殺菌藥劑。
病害主要以預防為主,在高溫、高濕或陰雨季節定期噴施殺菌藥物,在苗木進入休眠階段噴施石硫合劑進行全面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