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的在线观看视频-你懂的日韩-你懂的国产精品-你懂的福利视频-夜夜操网-夜夜操天天爽

您好,歡迎來到瀏陽市柏加鎮宜景苗圃官方網站!
熱門搜索:日本黑松  黑松小苗  羅漢松  香樟  八月桂 

瀏陽市柏加鎮宜景苗圃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干杉鄉
電話:18684649567
傳真:微信18684649567
手機:18974865185
網址:www.91cleanwater.com.cn
郵箱:1256503394@qq.com
行業資訊
您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樟巢螟入侵防治關鍵
信息來源:湖南花木   發布時間:2015-12-22   瀏覽:

香樟是樟科樟屬常綠大喬木,其樹形飽滿,樹勢高大,枝葉放香,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園林綠化品種。特別是近幾年,香樟在園林綠化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香樟養護質量也就成為影響景觀效果的一大因素,其中香樟的主要蟲害樟巢螟的防治為重中之重。一直以來,由于采取的傳統防治方法效果不盡如人意,造成香樟蟲害連年嚴重,越來越影響公路景觀。

筆者通過幾年來的工作積累發現,在樟巢螟的防治中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應用綜合防治方法,能有效控制香樟樟巢螟的蟲口數量,不僅能在經濟和社會效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也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是一種積極而有效的防治方法。

認識樟巢螟

1.形態特征

成蟲翅展約28毫米,頭胸體部呈灰褐色,翅內橫線斑紋狀,外橫線曲折波浪狀,內外橫線問有淡色圓形斑紋。卵乳白至淺紅色,橢圓,略扁平,長約0.8毫米。幼蟲黑灰至棕黑色,亞背線寬而深。老熟幼蟲體長約23毫米。蛹棕色,腹末有臀棘8根。繭扁橢圓形,似西瓜籽大小,長約15毫米,白色薄絲狀,繭上常粘附泥土。

2.發生規律

樟巢螟一年發生2代,在氣候適宜的條件下,一年可發生3代。越冬代是以老熟幼蟲結薄繭后在淺土層中越冬。翌年春季化蛹,5月出現成蟲并在香樟葉背邊緣呈魚鱗狀重疊排列產卵。6月初出現第1代幼蟲,幼蟲具有群集性。低齡幼蟲先將兩片香樟葉綴起。躲在其中為害,以后隨著蟲齡的增大,綴葉逐漸增多,形成蟲巢。8月出現第2代幼蟲。樟巢螟有著世代重疊現象,6~10月蟲巢內有著不同齡期幼蟲的為害,一般在10月份老熟幼蟲下樹結薄繭后在淺土層中越冬。

防治現狀

很久以來,在綠化養護中,對香樟樟巢螟的防治僅僅注重其發生了蟲害噴灑化學藥劑殺滅幼蟲,一般是在幼蟲發生期噴灑敵敵畏、敵百蟲之類的有機磷殺蟲劑。這類藥劑毒性強、藥效期短,污染環境嚴重,長期使用又會使幼蟲產生抗藥性。同時樟巢螟又具有假死性,在噴藥或擾動后會出現受驚垂絲下落的現象,除了被藥劑觸殺死亡的幼蟲外,下落的樟巢螟幼蟲還會繼續上樹危害,而藥劑沒有噴灑到的部位,樟巢螟仍繼續危害,經過這些“洗禮”的幼蟲就增強了對化學藥劑的抗性。由于大量的使用化學藥劑,使得樟巢螟的防治出現了越治越嚴重的現象,樹上的蟲巢一年比一年多。

為了保持景觀面貌,又得花大量的人工摘除蟲巢。一般在夏季的3個月中相當一部分時間用于人工摘除蟲巢,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由于噴灑化學藥劑所引起社會負面效應強烈、污染環境、影響人體健康等原因,使用更為合理、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來取代原有的方法勢在必行。

綜合防治應用

1.綜合防治的概念

綜合防治是對有害生物進行科學管理的體系,它從生態學的總體出發,根據有害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發揮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協調應用必要的措施,將有害生物控制在經濟受害允許水平之下,以獲得最佳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2.綜合防治方法

筆者所采取的樟巢螟綜合防治方法是,首先應用物理方法,加強對香樟的日常養護管理,提高香樟樹體自身的抗病蟲害能力,再結合藥劑防治及生物防治,從長效管理的角度出發,逐步降低每年的蟲口發生量,以最終達到能自然控制樟巢螟危害的目的。

(1)物理方法

所謂采用物理的方法防治香樟樟巢螟。包括了最為簡單易行的手段:以日常養護管理為抓手,做好香樟的修剪、松土、人工摘除幼蟲蟲巢等工作。增強樹勢及自身抗病蟲害能力。有效的控制樟巢螟發生量。實踐證明這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辦法。

①修剪

修剪對提高植物生長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筆者在每年的3月香樟新梢生長期,針對一些下垂枝、枯枝、弱枝、過密枝進行修剪;對于一些生長勢減弱的大樹,對其粗大的主枝進行回縮修剪。以利恢復生長;對長勢較旺的樹進行疏剪。使香樟樹內膛枝條舒展自然,盡量使上下兩層枝條錯落分布。修剪的原則是以不影響其樹形美觀、生長要求為宜。通過對香樟的適當修剪,在樟巢螟發生時,也提高了噴灑藥劑及人工摘蟲巢的效果。幾年來對樟巢螟防治分析比較中得出,經過修剪的香樟用于防治樟巢螟的成本明顯低于未經修剪的。同時每年遭受臺風暴雨所造成的損失也有所減小,這也是意外收獲。

②松土

樟巢螟是以老熟幼蟲在淺土層中結繭越冬的,所以利用樟巢螟的這一特點,在冬季12月至1月間,香樟養護工作主要是對其樹冠投影范圍內土壤進行松土(硬質地坪除外),深度在40厘米左右。這樣一是有利于土壤疏通透氣不板結,二是表土外翻,可將在淺土層中越冬的幼蟲消除或外翻露出凍死,以利于減少翌年樟巢螟的發生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結合松土,在樹根周圍環狀施用復合肥料,以提供香樟養分,增強其樹勢,提高樹體自身抵抗力。

③人工摘除蟲巢

人工摘除蟲巢是樟巢螟防治中的對藥劑防治的補充措施。在樟巢螟藥劑防治過程中可能由于藥劑噴灑時間、噴灑方法、氣候等因素而造成效果不佳。在后期出現了蟲巢,這時就要及時人工摘除蟲巢,并消滅其中的幼蟲,以減少蟲口數量。樟巢螟幼蟲有著群集生活的特點,綴葉形成蟲巢,并在蟲巢內生活。一個蟲巢內有數條幼蟲進行取食危害,所以摘除一個蟲巢可消滅數條幼蟲對香樟的危害。筆者通常采用的除蟲工具是自制的蟲鉤綁扎于長竹竽上,或使用高枝剪。

人工摘除蟲巢的關鍵是摘巢時間和摘巢方法的掌握,摘蟲巢時間過晚,則巢內的老熟幼蟲已落地結繭化蛹,摘除的只是空巢,這樣就增加了下一代樟巢螟的危害量。從歷年來筆者所在地區范圍內樟巢螟發生的時間記錄來分析,通常第一代幼蟲在6月上旬出現,而人工摘蟲巢的最佳時間為7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蟲在8月上中旬出現,人工摘蟲巢的時間為9月中旬。每年受氣候影響、樟巢螟發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摘巢的最佳時間前后有變化。所以掌握摘巢時間可以有效的控制樟巢螟的發生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摘巢方法及蟲巢處置的問題。摘下蟲巢后要立即將巢中的幼蟲踩死,然后將蟲巢放入袋中,并集中燒毀。

(2)藥劑防治與生物防治的結合

藥劑防治是樟巢螟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蟲害發生時噴灑藥劑,是控制樟巢螟擴展的有效方法。筆者所采用的藥劑防治與生物防治結合的方法,是將無公害藥劑與生物制劑的交替或混合使用,以達到速效、長效、降低污染的目的,在樟巢螟防治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無公害藥劑采用的是植物性觸殺劑,能迅速并有效的擊潰害蟲,阻止樟巢螟形成蟲巢,以減少人工除蟲量。在噴灑的藥劑內,加入生物制劑。利用生物制劑的以細菌治蟲原理,使樟巢螟畸形漸漸死亡,即使沒有死亡的幼蟲也會喪失或減弱繁殖后代的能力,并能將細菌傳染到下一代,抑制其下代的幼蟲質量和蟲口發生量。香樟的天敵較多,如蟾蜍、蛙類、姬蜂、繭蜂、寄蠅等,使用生物防治還能保護天敵,創造天敵的生存環境,以蟲治蟲,形成一個和諧的生態治理路線。


相關熱點
友情鏈接: 長沙信息發布 | 湖南養豬設備 | 長沙食用豬油批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