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屬裸子植物門松科常綠喬木,種類不下數十種,常見的有馬尾松、油松、云南松、黃山松、黑松等,前三種入藥較為普遍。《本草綱目》收載于木部,香木類。李時珍曰: “松樹,修聳多節,其皮粗厚有鱗形,其葉后凋。二、三月(陰歷)抽蕤生花,長四、五寸,采其花蕊為松黃(松花粉)。結實如豬心,疊成鱗砌,秋老則子長鱗裂。松葉細切更研,每日食前以酒調下二錢(60克),亦可煮汁作粥食。初服稍難,久則自便矣。令人不老,輕身益氣。久服不已,絕谷不饑不渴。松花上黃粉,山人及時拂取,作湯點甚佳。”
松的花粉、松針、松子、松節、松香、松脂、松樹皮等均可入藥。含揮發油及樹脂。松花粉營養豐富全面,其中有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還有多種維生素,以及抗菌素、生長素、淀粉酶、激素、多種礦物質等,是人類健康的“萬能混合劑”。
松子是一種良好的醫療保健食品。據現代營養學家分析認為:松子含有蛋白質、脂肪、糖、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尤為稱道的是其脂肪大部分為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對防止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病癥有益。松子中的磷,有保護大腦和神經的功能,鐵能防止缺鐵性貧血。現將養生的驗方介紹如下:
松葉首烏茶: 松葉或松花粉30克,何首烏18克用清水煮沸20分鐘左右,去渣,用沸燙藥汁沖泡烏龍茶5克5分鐘即可。有補精益氣,扶正祛邪功能。適用于肝腎虧虛及從事化學、放射、農藥制造、核技術工作及礦下作業者,放療、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等癥。每日1劑,不拘時隨便飲用。
松葉粥: 松針適量洗凈切碎,與淘洗凈梗米100克同入鍋,加水1000毫升,旺火燒開,文火熬成粥。有輕身、益氣、生發、烏發,美顏功能。適用于頭發花白,脫發,面容憔悴等癥。每天1劑,早晚分食。
松竹酒: 松針150克,竹葉75克洗凈切碎,晾干,置容器中,加蜂蜜90克,白酒1500毫升,攪勻,密封,浸泡30天即成。有提神醒腦,消除疲勞功能。適用于神疲乏力,動脈硬化等癥。每天服2次,每次20克。
松子酒: 松仁70克炒香,搗爛成泥備用。將黃酒500毫升倒入小壇內,放松仁泥,然后置文火上煮魚眼沸,取下待冷,加蓋密封,置陰涼處3晝夜開封,用細紗布過濾去渣,貯入凈瓶備用。有補氣,潤五臟,止渴,滑腸功能。適用于病后體虛,口渴便秘,羸瘦少氣,頭暈目眩,咳嗽痰少,皮膚干燥,心悸,盜汗等癥。每天服3次,每次20~30克。
松節酒: 松節30克搗碎,置容器中,加白酒500毫升,密封,每天搖振一次,浸泡7天后去渣即成。有祛風,燥濕,散寒,活絡功能。適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癥。每天服2次,每次10毫升。
松花酒: 松花粉100克,置容器中,加陳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10天后去渣即成。有祛風益氣,中虛胃痛,皮膚時作麻木不適等癥。每天溫服2次,每次20毫升。
另外,用松香粉60克、酒精200毫升,加熱溶解,裝瓶密封備用。以干棉球蘸取藥液搽癤腫、癰疽、疔瘡等患處,每天1~2次。松香、豬油各適量,煮成糊狀,涂神經性皮炎患部,每日數次有效。松花粉外撲新生兒紅臀、小兒夏季汗疹,可保持局部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