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蘇州園林”出名的緣故,蘇州路邊綠化帶種的樹也特別貴。在蘇州市干將路一中學附近,朱先生因緊急避讓逆向行駛的電動車沖上了綠化帶,撞壞了5棵樹,不料卻遭綠化公司索賠13萬余元。
是什么綠化樹種,竟要如此天價?據昨日報道中說,是羽毛楓、五針松、大葉黃楊球、羅漢松。按綠化公司的報價,除大葉黃楊球280元外,其余每棵都在兩三萬元以上。除了5棵被撞樹木的苗木費,還包含每棵樹的各種養護費、運輸費、人工費,甚至還有被撞樹木的“死亡風險”費。
這個費那個費的還真不少,聽了不能不令人咋舌,就連當地園林工人都感到“有些意外”。這讓人見識了,什么叫“搖錢樹”。
經網上檢索,各大苗木公司目前地栽五針松的價格并不貴,按高度、冠幅、地徑不同,每棵僅數百元、數千元不等,也有幾十元一棵的。綠化公司以“七費八費”自行核價、加價,不說其漫天要價、乘機敲竹杠,也不可謂不是“天價”了。讓人疑惑的是,這被撞樹木的“死亡風險”費是怎么折算出來的,而且還是“70%的死亡率”,真不愧綠化專家的眼力。
只是,如今綠化帶樹種“被天價”也非稀奇事,有類似“死亡風險”費等費用的因素,更有不惜錢財栽種“面子樹”的奢侈風在作怪,像南方某市幾月前花費800萬元栽種31棵羅漢松一事,就引起廣泛質疑。一棵羅漢松26萬多元,天價否?“天價樹”的背后,有否有回扣等腐敗因子在?這很難說,反正已經有過官員栽倒在綠化栽樹的案子上,不能不引起后人的警覺。
有了“天價樹”,才有“搖錢”的資本。但不論是哪種因素促成“天價樹”,都對老百姓沒好處。栽種在道路兩邊綠化帶的樹,本為改善道路環境,減輕車輛造成的污染,觀賞該在其次。如果都種上名貴樹木,不但浪費納稅人的錢,而且一旦發生交通意外事故,更將讓當事人遭遇撞上“搖錢樹”的不幸。
其實,朱先生這起交通事故事出有因,司機碰到這類交通意外需避險時,一般按撞物不撞人的原則避讓,法律上稱為“緊急避險”。所以,朱先生不是故意損毀綠化,“緊急避險”也無過當,有關部門本應酌情免于處罰或從輕處罰。好在朱先生是參保的,最終賠付的是保險公司,因此更需要厘清責任,更需要額定受損樹木的價格,不會由著綠化公司自己說了算,更不能把綠化帶樹木當作“搖錢樹”。